网站首页 > 风俗习惯> 文章内容

关于端午节的资料(端午节的来源和风俗习惯是什么)

※发布时间:2022-4-19 21:41:25   ※发布作者:佚名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一种说,是从夏商周时的夏至节演变而来的。还有一种说,是源自古越人的龙图腾祭俗。逐渐越来越多的人,认为是为了纪念投江自沉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。

  个人觉得,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。因为,端午节亦称“端五节”、“端阳节”或“蒲节”。据记载,很早就流传于汉、壮、布依、侗、土家、仡佬等民族居住的地区——不止限于屈原生活的“楚地”;而且,过端午节,各地分别有插艾蒲、吃粽子、饮雄黄酒和在小孩子衣襟上系香袋——以期禳灾驱虫及南方水乡龙舟竟渡等活动。这应该与季节有关,也与风俗有关——正如唐代徐坚所著类书《初学记.风土记》说,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。

  属羊的今年多大

 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第二第三种说法,也一定不是“空穴来风”,只是比起第一种稍晚,后来与第一种逐渐融合在一起了。为什么叫“端午节”呢?“端”,有开头的含义。因此,古时正月亦称“端月”。具体到每个月,第一天都可称某月“端一”。元代陈元靓的《岁时广记》说,“京师市俚人,以五月初一为端一。初二日为端二,数以至五谓之端五”。“五”、“午”二字古时通用。

  “端午节”,是中华多个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。所以,自古以来,文人墨客咏“端午”的诗词歌赋很多。

  五月五日午,赠我一枝艾。 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照夙昔,鬓发日已改。 我欲从灵均,三湘隔辽海。

  诗里说,五月初五是端午节,你赠给了我一枝艾草。逝者已见不到,新的知己也在万里之外。以往报国的人,现已然白发苍苍。我盼望从屈原那里得到力量,尽管三湘距此有万里之遥。